金戈鐵馬
隨著後晉與契丹之間的外交摩擦的日益升級,戰爭一觸即發。後晉天福八年、契丹會同六年(943年)十二月,契丹發兵五萬入寇貝州。契丹此番進攻,幾乎是傾國而出的全線進攻,一時間,太原、恆、邢、滄等州皆奏契丹入寇。
契丹大舉進攻,石重貴才意識到問題嚴重,急忙遣使向契丹示好,「遣譯語官孟守忠致書於契丹主,求修舊好」。然而,耶律德光的回復卻是:「已成之勢,不可改也」。顯然,契丹就是要滅你國。
在戰前一直好為激烈之言的景延廣受命主持軍政要務,但是,在戰爭之初的戚城之役中,他卻「按兵不動」,「是時,諸將皆力戰,而延廣未嘗見敵。契丹已去,延廣獨閉壁不敢出」。戰爭前後,景延廣迥然不同的姿態一時成為風評笑話,時人謂之「昔與契丹絕好,言何勇也;今契丹至若是,氣何憊也!"
景延廣的表現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石重貴對待這場戰爭的態度,後晉君臣並無與契丹決戰之心,其強硬立場更多是一種姿態。相反,契丹則決意將戰爭進行到底,實現其南下之夙願。
後晉軍隊的底子也是代北沙陀集團,其軍事實力也是能與契丹進行一番較量的,契丹入寇初期,並不是十分順利。開運元年(944年)正月,契丹寇太原,劉知遠與吐谷渾酋長白承福合兵二萬擊之,「破契丹偉王於秀容,斬首三千級。契丹自鴉鳴谷遁去」。在二月的馬家口一戰中,「契丹大敗,乘馬赴河溺死者數千人,俘斬亦數千人。河西之兵慟哭而去,由是不敢復東」。石重貴
三月,契丹自澶州分兵,一支出滄州、德州,一支出深州、冀州而歸。開運二年(945年)三月,在白團衛村之戰中,後晉大軍在李守貞的率領下,與契丹八萬大軍一戰,「契丹大敗而走,勢如崩山」,後晉軍「步騎俱進,逐北二十餘里」。契丹敗兵「鐵鷂既下馬,蒼皇不能復上,皆委棄馬及鎧仗蔽地」。
耶律德光在此戰中也極其狼狽,遭遇大敗後,他「乘奚車走十餘里,追兵急,獲一橐駝,乘之而走」。白團衛村大敗之後,耶律德光率軍退至幽州,收拾殘部,「以軍失利,杖其酋長各數百」。後晉軍屢戰屢勝,契丹軍屢戰屢敗,契丹軍中瀰漫著「恐晉」氣氛。契丹在退軍途中,常常「自相驚曰:『晉軍悉至矣』」。
後晉石重貴君臣自以為戰場獲勝,便可高枕無虞,「帝自陽城之捷,謂天下無虞,驕侈益甚」。石重貴一改石敬瑭低調務實的執政作風,更不知與民休息,反而「多造器玩,廣宮室,崇飾後庭,近朝莫之及」。契丹人
契丹當然不會放棄南進,「契丹折翅北歸,蓄憤愈甚,為謀愈深」,而石重貴「乃偃然以為無虞」,絲毫不知新的危機即將降臨。開運三年(946年)九月,契丹三萬大軍進攻河東。劉知遠敗之於陽武谷,斬首七千級;張彥澤也敗契丹於定州北及泰州,斬首二千級。
但是,在河北一帶,契丹很快得手。開運三年(946年)七月,耶律德光指使其幽州節度使趙延壽及瀛州刺史劉延祚向後晉偽稱投降,誘使後晉出兵接應。石重貴未辨真偽,即命杜重威、李守貞等會兵廣晉(今河北大名東北),甚至還將京師宿衛禁軍全部調歸杜重威麾下,企圖取瀛(今河北河間)、莫(今河北任丘北州鎮),安定關南,進取幽州,蕩平塞北。
石重貴重用的這個杜重威並非將才,「出於武卒,無行而不知將略」。但是,杜重威身份特殊,他是石敬瑭的妹夫,算起來是石重貴的姑父,為了避石重貴的名諱,還曾改名為杜威,他有著尊貴的皇親身份。
開運三年十一月,杜重威率兵30萬抵達瀛州城下。契丹將領高模翰早已引兵潛出城外,誘晉軍交戰,晉軍偏將梁漢璋率2000騎追擊,但是戰敗身亡。身為主帥的杜重威非但不出兵救援,反而率軍退至武強。耶律德光
杜重威主動退卻,契丹大軍得以長驅南下,沿易、定向恆州(治真定,今河北今正定)推進。面對契丹凌厲攻勢,杜重威還想進一步南退。在撤軍途中,杜重威部遭遇張彥澤率軍返恆州,於是率軍西轉,抵達滹沱河上的中渡橋,而此地早已被契丹大軍佔領。
張彥澤率騎兵與契丹爭奪此橋,契丹軍焚毀中渡橋,於是兩軍只得隔滹沱河對峙。耶律德光派出別將蕭瀚迂迴至晉軍側後,搶佔欒城,切斷晉軍的糧食補給線和退路。時至十二月,晉軍將領王清主動率兵2000突圍開道。但是,此時的杜重威早已萌生異志,暗中勾結契丹,圖謀投降契丹,更企圖援引契丹,謀求自立為帝。
杜重威有這樣的想法也並不奇怪,正如王夫之所言,「石敬塘起而為天子,於是人皆可為,而人思為之。石敬塘受契丹之冊命為天子,於是人皆以天子為唯契丹之命,而求立於契丹。趙延壽、楊光遠、杜重威,皆敬塘之教也。"契丹大軍
在杜重威的坐視之下,晉軍王清所部全部戰死,杜重威則以陷入絕境為由,舉全軍投降契丹。耶律德光許諾立其為帝,杜重威更是率軍為契丹先導,協助接連佔領了恆州、代州、易州。由於石重貴將京城宿衛軍主力全部交給了杜重威,致使京城幾乎喪失防禦能力,形勢已極度危急。契丹大軍揮師南下,直趨汴梁。
開運三年(946年)十二月,也已經投降契丹的張彥澤引契丹兵進入汴京城,後晉遂亡。石重貴欲自焚殉國而未成,淪為契丹人的階下囚。成為亡國之君的石重貴,被降為光祿大夫、檢校太尉,封負義侯,而後被契丹人押解,與太后李氏(石敬瑭妻、後唐明宗女)、生母安太妃、皇后馮氏、弟重睿及子延煦、延寶等全家舉族北遷,踏上了亡國之君的流放之路。《新五代史》中記載了石重貴一家的流放路線:
自幽州北行十餘日,過平州,山榆關,行沙磧中。······又行七、八日至錦州,······又行五、六日,過海北州,至東丹王墓,遣延煦拜之。又行十餘日,渡遼水,至渤海國鐵州。又行七、八日,過南海府,遂至黃龍府。石重貴墓碑拓片
石重貴一家被安置的黃龍府,即今天的吉林省農安市。石重貴一家在黃龍府飽受凌辱,甚至時常斷炊。開運四年(947年)六月,「契丹國母徙帝、太后於懷密州」,契丹述律後打算將石重貴一家遷至懷密州,即懷州,因遼太宗懷陵而得名。述律後之所以命石重貴等改徙懷密州,實際上是讓他們到那裡去替遼太宗守陵。
不久,契丹中樞發生權力爭奪,「國母為永康王所囚」,述律後在與孫子永康王的權斗中失敗了。成為遼世宗的永康王又將石重貴一家遷至「遼左之東京」,即今天的遼寧朝陽市。
到了後漢乾佑二年(949年)二月,石重貴一家又被安置到建州。遼國的建州,起初在今朝陽市西南木頭城子鎮,後來遼聖宗時期,建州治所遷至遼寧省朝陽縣大平房鎮黃花灘村古城址,位於大凌河之北。
據《舊五代史·晉少帝紀》記載,後漢乾祐二年春,石重貴至建州,「節度使趙延暉盡禮奉迎,館帝於衙署中。其後割寨地五十餘頃,其地至建州數十里,帝乃令一行人員於寨地內築室分耕,給食於帝」。
1998年和2000年,遼寧省遼陽市的文物工作者先後在相關地區出土了石延煦和石重貴的墓碑,揭開了石氏家族流至東北之後的生活。根據《石重貴墓志銘》記載,石重貴在遼國境內生活了二十八年,卒於遼朝保寧六年(974年),結束了屈辱的人生。
2000年前後,遼寧農村出土了兩塊墓碑,揭開了一個亡國之君的人生
金戈鐵馬
隨著後晉與契丹之間的外交摩擦的日益升級,戰爭一觸即發。後晉天福八年、契丹會同六年(943年)十二月,契丹發兵五萬入寇貝州。契丹此番進攻,幾乎是傾國而出的全線進攻,一時間,太原、恆、邢、滄等州皆奏契丹入寇。
契丹大舉進攻,石重貴才意識到問題嚴重,急忙遣使向契丹示好,「遣譯語官孟守忠致書於契丹主,求修舊好」。然而,耶律德光的回復卻是:「已成之勢,不可改也」。顯然,契丹就是要滅你國。
在戰前一直好為激烈之言的景延廣受命主持軍政要務,但是,在戰爭之初的戚城之役中,他卻「按兵不動」,「是時,諸將皆力戰,而延廣未嘗見敵。契丹已去,延廣獨閉壁不敢出」。戰爭前後,景延廣迥然不同的姿態一時成為風評笑話,時人謂之「昔與契丹絕好,言何勇也;今契丹至若是,氣何憊也!"
景延廣的表現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石重貴對待這場戰爭的態度,後晉君臣並無與契丹決戰之心,其強硬立場更多是一種姿態。相反,契丹則決意將戰爭進行到底,實現其南下之夙願。
後晉軍隊的底子也是代北沙陀集團,其軍事實力也是能與契丹進行一番較量的,契丹入寇初期,並不是十分順利。開運元年(944年)正月,契丹寇太原,劉知遠與吐谷渾酋長白承福合兵二萬擊之,「破契丹偉王於秀容,斬首三千級。契丹自鴉鳴谷遁去」。在二月的馬家口一戰中,「契丹大敗,乘馬赴河溺死者數千人,俘斬亦數千人。河西之兵慟哭而去,由是不敢復東」。
石重貴
三月,契丹自澶州分兵,一支出滄州、德州,一支出深州、冀州而歸。開運二年(945年)三月,在白團衛村之戰中,後晉大軍在李守貞的率領下,與契丹八萬大軍一戰,「契丹大敗而走,勢如崩山」,後晉軍「步騎俱進,逐北二十餘里」。契丹敗兵「鐵鷂既下馬,蒼皇不能復上,皆委棄馬及鎧仗蔽地」。
耶律德光在此戰中也極其狼狽,遭遇大敗後,他「乘奚車走十餘里,追兵急,獲一橐駝,乘之而走」。白團衛村大敗之後,耶律德光率軍退至幽州,收拾殘部,「以軍失利,杖其酋長各數百」。後晉軍屢戰屢勝,契丹軍屢戰屢敗,契丹軍中瀰漫著「恐晉」氣氛。契丹在退軍途中,常常「自相驚曰:『晉軍悉至矣』」。
後晉石重貴君臣自以為戰場獲勝,便可高枕無虞,「帝自陽城之捷,謂天下無虞,驕侈益甚」。石重貴一改石敬瑭低調務實的執政作風,更不知與民休息,反而「多造器玩,廣宮室,崇飾後庭,近朝莫之及」。
契丹人
契丹當然不會放棄南進,「契丹折翅北歸,蓄憤愈甚,為謀愈深」,而石重貴「乃偃然以為無虞」,絲毫不知新的危機即將降臨。開運三年(946年)九月,契丹三萬大軍進攻河東。劉知遠敗之於陽武谷,斬首七千級;張彥澤也敗契丹於定州北及泰州,斬首二千級。
但是,在河北一帶,契丹很快得手。開運三年(946年)七月,耶律德光指使其幽州節度使趙延壽及瀛州刺史劉延祚向後晉偽稱投降,誘使後晉出兵接應。石重貴未辨真偽,即命杜重威、李守貞等會兵廣晉(今河北大名東北),甚至還將京師宿衛禁軍全部調歸杜重威麾下,企圖取瀛(今河北河間)、莫(今河北任丘北州鎮),安定關南,進取幽州,蕩平塞北。
石重貴重用的這個杜重威並非將才,「出於武卒,無行而不知將略」。但是,杜重威身份特殊,他是石敬瑭的妹夫,算起來是石重貴的姑父,為了避石重貴的名諱,還曾改名為杜威,他有著尊貴的皇親身份。
開運三年十一月,杜重威率兵30萬抵達瀛州城下。契丹將領高模翰早已引兵潛出城外,誘晉軍交戰,晉軍偏將梁漢璋率2000騎追擊,但是戰敗身亡。身為主帥的杜重威非但不出兵救援,反而率軍退至武強。
耶律德光
杜重威主動退卻,契丹大軍得以長驅南下,沿易、定向恆州(治真定,今河北今正定)推進。面對契丹凌厲攻勢,杜重威還想進一步南退。在撤軍途中,杜重威部遭遇張彥澤率軍返恆州,於是率軍西轉,抵達滹沱河上的中渡橋,而此地早已被契丹大軍佔領。
張彥澤率騎兵與契丹爭奪此橋,契丹軍焚毀中渡橋,於是兩軍只得隔滹沱河對峙。耶律德光派出別將蕭瀚迂迴至晉軍側後,搶佔欒城,切斷晉軍的糧食補給線和退路。時至十二月,晉軍將領王清主動率兵2000突圍開道。但是,此時的杜重威早已萌生異志,暗中勾結契丹,圖謀投降契丹,更企圖援引契丹,謀求自立為帝。
杜重威有這樣的想法也並不奇怪,正如王夫之所言,「石敬塘起而為天子,於是人皆可為,而人思為之。石敬塘受契丹之冊命為天子,於是人皆以天子為唯契丹之命,而求立於契丹。趙延壽、楊光遠、杜重威,皆敬塘之教也。"
契丹大軍
在杜重威的坐視之下,晉軍王清所部全部戰死,杜重威則以陷入絕境為由,舉全軍投降契丹。耶律德光許諾立其為帝,杜重威更是率軍為契丹先導,協助接連佔領了恆州、代州、易州。由於石重貴將京城宿衛軍主力全部交給了杜重威,致使京城幾乎喪失防禦能力,形勢已極度危急。契丹大軍揮師南下,直趨汴梁。
開運三年(946年)十二月,也已經投降契丹的張彥澤引契丹兵進入汴京城,後晉遂亡。石重貴欲自焚殉國而未成,淪為契丹人的階下囚。成為亡國之君的石重貴,被降為光祿大夫、檢校太尉,封負義侯,而後被契丹人押解,與太后李氏(石敬瑭妻、後唐明宗女)、生母安太妃、皇后馮氏、弟重睿及子延煦、延寶等全家舉族北遷,踏上了亡國之君的流放之路。《新五代史》中記載了石重貴一家的流放路線:
自幽州北行十餘日,過平州,山榆關,行沙磧中。······又行七、八日至錦州,······又行五、六日,過海北州,至東丹王墓,遣延煦拜之。又行十餘日,渡遼水,至渤海國鐵州。又行七、八日,過南海府,遂至黃龍府。
石重貴墓碑拓片
石重貴一家被安置的黃龍府,即今天的吉林省農安市。石重貴一家在黃龍府飽受凌辱,甚至時常斷炊。開運四年(947年)六月,「契丹國母徙帝、太后於懷密州」,契丹述律後打算將石重貴一家遷至懷密州,即懷州,因遼太宗懷陵而得名。述律後之所以命石重貴等改徙懷密州,實際上是讓他們到那裡去替遼太宗守陵。
不久,契丹中樞發生權力爭奪,「國母為永康王所囚」,述律後在與孫子永康王的權斗中失敗了。成為遼世宗的永康王又將石重貴一家遷至「遼左之東京」,即今天的遼寧朝陽市。
到了後漢乾佑二年(949年)二月,石重貴一家又被安置到建州。遼國的建州,起初在今朝陽市西南木頭城子鎮,後來遼聖宗時期,建州治所遷至遼寧省朝陽縣大平房鎮黃花灘村古城址,位於大凌河之北。
據《舊五代史·晉少帝紀》記載,後漢乾祐二年春,石重貴至建州,「節度使趙延暉盡禮奉迎,館帝於衙署中。其後割寨地五十餘頃,其地至建州數十里,帝乃令一行人員於寨地內築室分耕,給食於帝」。
1998年和2000年,遼寧省遼陽市的文物工作者先後在相關地區出土了石延煦和石重貴的墓碑,揭開了石氏家族流至東北之後的生活。根據《石重貴墓志銘》記載,石重貴在遼國境內生活了二十八年,卒於遼朝保寧六年(974年),結束了屈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