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班上有一個叫小亮的男同學,小亮的家長几乎每個星期都會和我發幾次微信,每次發微信的內容都大同小異,「孩子的試卷丟了,麻煩您把孩子的試捲髮過來,我給孩子列印去」「今天留了什麼作業,孩子沒記住,麻煩您問一下孩子,告訴我一聲」。
大概是一個星期前,小亮又把老師發的試卷丟了,我將兒子的試卷拍了照片,給他媽媽發了過去。因為那幾天剛好下了雪,小亮的媽媽便沒有出去給孩子列印,足足花了一個多小時,給孩子手抄了一份試卷。
家裡有娃上學,家長太不容易了!可像小亮這樣,都已經三年級了,作業記不住,試卷找不到,凡事都有家長在背後幫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啊?這種孩子是典型的自理能力太差。孩子小,自立能力太差,家長多費心,出不了大的紕漏,可要長期下去,這就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不少家長沒有意識到其嚴重性,所以不以為然。小時不自立,長大成禍害我給大家列舉一個真實的案例。我要說的這個人是我老公的堂弟,老公的伯父老來得子,把這個兒子當成掌上明珠,四五歲的孩子了,要什麼東西,連嘴都懶得張,用手一指,父母就能心領神會,把東西遞過來。
大概是七八歲的時候,南方的農村冬天取暖會燒木炭,就是在一個盆子里放上木炭,那天伯父伯母有事,就將孩子託付給了爺爺照顧,爺爺耳背特別嚴重,聽老公說連打雷都聽不到。爺爺坐在門口和別人聊天,堂弟就一個人圍著火盆玩,不小心撲倒在火盆上,正常情況下,孩子會立馬爬起來,可堂弟摔倒了,從來沒自己起來過,就趴在火盆上哭,結果身上燒傷了一大片。
現在堂弟已經過了而立之年,可還是個不懂事的不孝子,去年因為賭博輸了50多萬,逼著老爸到處找人借錢給他堵窟窿,無奈之下把剛買了幾年的房子賣了,還上了賭債,今年聽說又輸了30多萬,老婆鬧著要離婚,堂弟又逼著父母去借錢,兩個年過七旬體弱多病的老人被這個不爭氣的兒子折騰的日子都過不下去了,提起他們的兒子,是又氣又恨,說著說著便會老淚縱橫,伯父說早知道這樣,當初不如掐死他。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堂弟會成為這個樣子,還不是伯父伯母從小就剝奪了他自立的機會,讀中專時,偷拿別人的東西,到處借錢欠賬,因劣跡斑斑,為了讓堂弟繼續讀書,伯父託人找關係,換了好幾所學校。從學校畢業,伯父又憑著自己的關係,讓堂弟進了醫院的檢驗科。總而言之,從堂弟一出生,伯父伯母跟在堂弟後面幫忙處理好一切,照顧他吃喝拉撒,替他收拾爛攤子。
今天的「果」其實早在30多年前就種下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小時候不讓孩子自立,長大了就成了禍害,家裡有這麼一個「寶貝」,不僅父母跟著受罪,沾親帶故的人都得跟著遭殃。
不自立的人沒責任心,活得沒有價值感不自立的人,禍害父母,也禍害自己。孩子該做的事情,父母都替他做了,孩子還做什麼呢?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孩子的所有行為都在於追求價值感與歸屬感,當孩子有強烈的價值感和歸屬感的時候,他就會表現得非常好。父母剝奪孩子做事的權力,就是在讓他變得無能,活得沒有意義。另外,孩子本應該自己承擔的責任,父母都替他承擔了,他就無法學會對自己負責,更別說對身邊的人負責了。
當下為什麼有那麼多啃老的人?缺乏責任心,對自己付不起責任,更別說贍養父母了,但歸根結底還是不自立。我們小區里有一個男人,自稱是北大畢業的(後被證實是假的),已經過了不惑之年,還每天嚷嚷著要考博士,讓人嗤之以鼻,為啥呢?這個男人自從住進這個小區,大概有七八年時間了,從來沒上過班,每天就窩在家裡看書,家裡的開銷都由老婆承擔,還要撫養一個上小學的女兒,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吃軟飯也就罷了,畢竟是人家自己的事,外人不好多言,可他就是不老老實實地看自己的書,還要出來招惹別人。老人在樓下說幾句話,就吵到他了,他要出來跟別人吵;誰家的孩子摘了一朵小野花,他也出來把孩子教訓一頓,教別人愛惜小花小草;小區里有幾隻流浪貓,在他家樓下叫喚兩聲,他也拿著磚頭追打;小區的樹上、樓梯間,貼滿了他列印的愛惜公物、不要大聲喧嘩的宣傳語,為了不讓老人在他樓下的涼亭里休息,他破壞涼亭里的竹凳,在竹凳上面刷上油漆等等。
為啥40多歲的男人乾的都是一些令人不齒的事情呢?就是因為太閑了,活得沒有價值感,他得鬧出點動靜來刷存在感,以此來體現他的價值,一個人活到這個份上是多麼可悲啊!培養孩子的要訣之一就是讓他們獨立美國的教育家愛雷・馬洛尼提出,培養孩子的要訣之一,就是「及能夠早讓他們獨立」,他說:「過分的保護只會妨礙孩子從生活中通過自身實踐去活得有效經驗教訓,從而影響其儘快成長。」可能這個道理,很多家長都明白,卻做不到,為啥呢?
一是因為太愛孩子了,所以變得不理性,才容易過了度,成為溺愛,反倒是害了孩子
盼盼是一群孩子中穿得最多的男孩子,別人家孩子穿一件衣服,盼盼的媽媽肯定會給孩子多穿一件,盼盼嘟囔著嘴說:「太熱了,我不穿」,他的媽媽卻說他不知道冷熱,感冒了怎麼辦?實際上,盼盼比一般孩子都愛生病,有一次高燒40度,他媽媽還給他捂了很多衣服,結果被醫生狠狠地批評了一頓。
父母不能像母雞愛小雞那樣愛孩子,要學會理性地愛孩子,該孩子自主決定,自己做的事情,哪怕不舍,也得學會放手。
二是不相信孩子,總擔心孩子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所以才事事替他們做
我們不妨問問自己:我們給過孩子機會嗎?給過自己機會嗎?沒有給過他機會,你怎麼知道他做不好呢?說到底是你對自己不夠自信,不肯放手罷了。我家兩個孩子都不到兩周半就上了幼兒園,去之前不少人勸我不要那麼早讓孩子去,孩子自立能力太差,適應不了。
孩子自立能力差不差,不完全取決於年齡,還取決於父母有沒有給他自立的機會。事實證明,我的兩個孩子都很好地適應了幼兒園生活,並沒有我預想得那麼糟糕,尤其是二寶,上幼兒園之後,並沒有怎麼生病。
凡事不試一試,怎麼就知道孩子不行呢?別給孩子人為地製造天花板,我們要相信孩子,哪怕失敗了,又怎樣?從長遠的角度來說,每一種經歷都可能成為寶貴的財富。
總之,我認為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不在於方法,而在於改變家長的觀念。
從小剝奪孩子獨立的機會,以後你和孩子都遭罪,該放手就放手吧
兒子班上有一個叫小亮的男同學,小亮的家長几乎每個星期都會和我發幾次微信,每次發微信的內容都大同小異,「孩子的試卷丟了,麻煩您把孩子的試捲髮過來,我給孩子列印去」「今天留了什麼作業,孩子沒記住,麻煩您問一下孩子,告訴我一聲」。
大概是一個星期前,小亮又把老師發的試卷丟了,我將兒子的試卷拍了照片,給他媽媽發了過去。因為那幾天剛好下了雪,小亮的媽媽便沒有出去給孩子列印,足足花了一個多小時,給孩子手抄了一份試卷。
家裡有娃上學,家長太不容易了!可像小亮這樣,都已經三年級了,作業記不住,試卷找不到,凡事都有家長在背後幫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啊?這種孩子是典型的自理能力太差。孩子小,自立能力太差,家長多費心,出不了大的紕漏,可要長期下去,這就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不少家長沒有意識到其嚴重性,所以不以為然。
小時不自立,長大成禍害
我給大家列舉一個真實的案例。我要說的這個人是我老公的堂弟,老公的伯父老來得子,把這個兒子當成掌上明珠,四五歲的孩子了,要什麼東西,連嘴都懶得張,用手一指,父母就能心領神會,把東西遞過來。
大概是七八歲的時候,南方的農村冬天取暖會燒木炭,就是在一個盆子里放上木炭,那天伯父伯母有事,就將孩子託付給了爺爺照顧,爺爺耳背特別嚴重,聽老公說連打雷都聽不到。爺爺坐在門口和別人聊天,堂弟就一個人圍著火盆玩,不小心撲倒在火盆上,正常情況下,孩子會立馬爬起來,可堂弟摔倒了,從來沒自己起來過,就趴在火盆上哭,結果身上燒傷了一大片。
現在堂弟已經過了而立之年,可還是個不懂事的不孝子,去年因為賭博輸了50多萬,逼著老爸到處找人借錢給他堵窟窿,無奈之下把剛買了幾年的房子賣了,還上了賭債,今年聽說又輸了30多萬,老婆鬧著要離婚,堂弟又逼著父母去借錢,兩個年過七旬體弱多病的老人被這個不爭氣的兒子折騰的日子都過不下去了,提起他們的兒子,是又氣又恨,說著說著便會老淚縱橫,伯父說早知道這樣,當初不如掐死他。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堂弟會成為這個樣子,還不是伯父伯母從小就剝奪了他自立的機會,讀中專時,偷拿別人的東西,到處借錢欠賬,因劣跡斑斑,為了讓堂弟繼續讀書,伯父託人找關係,換了好幾所學校。從學校畢業,伯父又憑著自己的關係,讓堂弟進了醫院的檢驗科。總而言之,從堂弟一出生,伯父伯母跟在堂弟後面幫忙處理好一切,照顧他吃喝拉撒,替他收拾爛攤子。
今天的「果」其實早在30多年前就種下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小時候不讓孩子自立,長大了就成了禍害,家裡有這麼一個「寶貝」,不僅父母跟著受罪,沾親帶故的人都得跟著遭殃。
不自立的人沒責任心,活得沒有價值感
不自立的人,禍害父母,也禍害自己。孩子該做的事情,父母都替他做了,孩子還做什麼呢?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孩子的所有行為都在於追求價值感與歸屬感,當孩子有強烈的價值感和歸屬感的時候,他就會表現得非常好。父母剝奪孩子做事的權力,就是在讓他變得無能,活得沒有意義。另外,孩子本應該自己承擔的責任,父母都替他承擔了,他就無法學會對自己負責,更別說對身邊的人負責了。
當下為什麼有那麼多啃老的人?缺乏責任心,對自己付不起責任,更別說贍養父母了,但歸根結底還是不自立。我們小區里有一個男人,自稱是北大畢業的(後被證實是假的),已經過了不惑之年,還每天嚷嚷著要考博士,讓人嗤之以鼻,為啥呢?這個男人自從住進這個小區,大概有七八年時間了,從來沒上過班,每天就窩在家裡看書,家裡的開銷都由老婆承擔,還要撫養一個上小學的女兒,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吃軟飯也就罷了,畢竟是人家自己的事,外人不好多言,可他就是不老老實實地看自己的書,還要出來招惹別人。老人在樓下說幾句話,就吵到他了,他要出來跟別人吵;誰家的孩子摘了一朵小野花,他也出來把孩子教訓一頓,教別人愛惜小花小草;小區里有幾隻流浪貓,在他家樓下叫喚兩聲,他也拿著磚頭追打;小區的樹上、樓梯間,貼滿了他列印的愛惜公物、不要大聲喧嘩的宣傳語,為了不讓老人在他樓下的涼亭里休息,他破壞涼亭里的竹凳,在竹凳上面刷上油漆等等。
為啥40多歲的男人乾的都是一些令人不齒的事情呢?就是因為太閑了,活得沒有價值感,他得鬧出點動靜來刷存在感,以此來體現他的價值,一個人活到這個份上是多麼可悲啊!
培養孩子的要訣之一就是讓他們獨立
美國的教育家愛雷・馬洛尼提出,培養孩子的要訣之一,就是「及能夠早讓他們獨立」,他說:「過分的保護只會妨礙孩子從生活中通過自身實踐去活得有效經驗教訓,從而影響其儘快成長。」可能這個道理,很多家長都明白,卻做不到,為啥呢?
一是因為太愛孩子了,所以變得不理性,才容易過了度,成為溺愛,反倒是害了孩子
盼盼是一群孩子中穿得最多的男孩子,別人家孩子穿一件衣服,盼盼的媽媽肯定會給孩子多穿一件,盼盼嘟囔著嘴說:「太熱了,我不穿」,他的媽媽卻說他不知道冷熱,感冒了怎麼辦?實際上,盼盼比一般孩子都愛生病,有一次高燒40度,他媽媽還給他捂了很多衣服,結果被醫生狠狠地批評了一頓。
父母不能像母雞愛小雞那樣愛孩子,要學會理性地愛孩子,該孩子自主決定,自己做的事情,哪怕不舍,也得學會放手。
二是不相信孩子,總擔心孩子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所以才事事替他們做
我們不妨問問自己:我們給過孩子機會嗎?給過自己機會嗎?沒有給過他機會,你怎麼知道他做不好呢?說到底是你對自己不夠自信,不肯放手罷了。我家兩個孩子都不到兩周半就上了幼兒園,去之前不少人勸我不要那麼早讓孩子去,孩子自立能力太差,適應不了。
孩子自立能力差不差,不完全取決於年齡,還取決於父母有沒有給他自立的機會。事實證明,我的兩個孩子都很好地適應了幼兒園生活,並沒有我預想得那麼糟糕,尤其是二寶,上幼兒園之後,並沒有怎麼生病。
凡事不試一試,怎麼就知道孩子不行呢?別給孩子人為地製造天花板,我們要相信孩子,哪怕失敗了,又怎樣?從長遠的角度來說,每一種經歷都可能成為寶貴的財富。
總之,我認為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不在於方法,而在於改變家長的觀念。